|
丁月华——重视艺术家艺术观念的研究近日,北方工业大学文化创意研究所在京召开了“艺术观念与艺术发展研讨会”。与会学者就艺术家艺术观念的梳理、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者认为,加强对艺术家艺术观念研究,是加强文艺理论批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艺术家艺术观念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会者一致认为,对于艺术家观念的研究可以提升文艺理论批评的现实性、有效性。将具体的作品研究与艺术家的观念梳理结合起来,可以更全面、更真实地把握艺术家的创作。与会专家认为,艺术家根据其艺术观念进行创作,又在其创作实践中根据自身感受提出艺术观念。通过艺术家观念的梳理、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产生艺术作品背后的东西。这些观念从总体上看虽然还不具有理论的形态,但因为是直接来自艺术家的实践,与艺术实践直接相关,所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艺术观念的研究可以与作品的研究相结合,从而进一步把握艺术家的创作;艺术观念的合理成分,应该为文艺理论所吸收,进而推动文艺理论的发展。从艺术家的论述里面来挖掘他的观念,对现有的理论是一个有力的刺激,一个借鉴、一个丰富、一个补充。现在有些理论问题是艺术实践者提出的,如艺术家陈佩斯就提出“应有什么样的喜剧观”、“什么叫喜剧”等问题,虽然艺术家有自己对此问题的认识,但是艺术家的表达往往还不是理论形态的表达,这也提醒理论研究者要和艺术家多接触,走到艺术创作现场去总结。与会专家还认为,艺术观念永远是一个建构、解构、不断反复、不断变化着的,用我们熟悉的一句话说就是不破不立。开展艺术观念的谱系性研究,可以把握新时期以来我国艺术观念发展的基本脉络和走向。很多艺术家通过访谈、随笔或创作谈等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看法,通过对这些文字的梳理可以基本把握其艺术观念;当然也有很多艺术家没有公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这就需要我们去通过访谈、对话的方式了解、挖掘其艺术观念。 艺术家的艺术观念是发展变化的。就艺术家观念的研究本身来说,与会者认为,现在我们看到的比较多的是共时性、描述性研究,而历时性的研究不太受重视。只有站在历史的宏观的角度来了解艺术发展的脉络及其发展的内在动力,才可以发现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发展的基本走向。大家认为,有的艺术家一生坚持着一种方式进行创作,有的艺术家的观念是一个随生活阅历、人生经历变化而不断改变的。应当看到艺术家艺术观念的发展变化。作家、艺术家也会受到时代的影响,社会转型过程当中,艺术家会有一些调整。这种变化、调整也是理论批评研究应当关注的。改革开放带来的各种变化和诸多不适应,艺术家是如何面对这些问题的,理论家、批评家是如何面对的,我们应当在新时期以来艺术观念的谱系性研究里有所论述。真正的艺术作品来自生活,艺术家的主题选择、艺术创作的行动及对待转型时期的态度就是艺术观念的体现方式之一。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受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很大。对此,与会专家认为,新时期中国文艺家们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文艺家的影响,中国现在最缺的是原创剧本。 如何开展对艺术家的艺术观念研究?对此与会者也展开了讨论。与会专家结合舞蹈艺术的研究,提出能不能打通艺术门类之间的区隔,寻找艺术线索,寻找一个艺术共性的坐标?能否按照时间点,从某一个艺术现象入手,找到一些共性的规律?艺术的交叉和融合是今天艺术创作实践和文艺理论研究的一个趋势,这个时代也是一个自媒体的时代,微信、微博等具有广泛影响,文艺理论研究要注意文艺传播方式的变革所带来的创作革命。与会专家认为,文艺理论批评建设的立足点在哪里确实是应当思考的问题。当前理论研究中存在的某些混乱现象。理论研究者应该廓清是非,应该让事实的真相能够呈现出来。新时期艺术观念的谱系研究,应把社会的现实逻辑和理论研究结合起来。与会专家认为,艺术观念的研究系统包括了时间要素、空间要素、权力要素、传播要素、不同类型艺术家、艺术家作品及理论家、批评家的观念等要素。一个时期,社会变革,某些观念就会凸显出来。观念系统是个互补共生的动态系统,不是硬要区分出孰优孰劣,任何时期的艺术观念都有主导和非主导之分,研究艺术观念一定是将互补共生的观念系统客观地构建,将社会语境、文化现状、社会心理、形式分析放在一个系统里,分析某些艺术观念何以成为主导,某些艺术观念为何声音微弱。现在一些青年艺术家特别强调艺术的独立性,强调艺术家的独立性,像有的艺术家所说的那样,做一条野狗,游荡在这个社会的边缘,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作品来。强调艺术的独立性本身也是无可厚非的,但这种独立性的边界在哪儿?这个确实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看今天的中国艺术家,是走在社会的边缘思考艺术,是走在权力的边缘思考艺术,还是走在政治的边缘思考艺术?分析前卫艺术家究竟行走在什么的边缘,以怎样的精神表现样态在呈现他们的艺术观念,呈现给谁看?这些是研究艺术观念时需要厘清的。 本文来源:《文艺报》2015年5月15日第三版。 本文作者简介: 丁月华,博士,现为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外视觉艺术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外美术网专栏作者,重庆市科委项目通讯评委。主要从事艺术心理与视觉文化研究、艺术(设计)理论与批评研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参与教育部科研项目3项。 |